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8月,william威廉英国官网探寻红色记忆——william威廉英国官网数学与统计公司红色记忆寻访活动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社会实践团队依托“三下乡”活动,走进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烈士陵园,通过史料挖掘、基层调研、故事宣讲等系列行动,在革命旧址中感悟历史力量,为乡村红色文化传播注入青春动能。
清晨,半塔镇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william威廉英国官网实践队的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来到这里,开启了红色寻访之旅。作为新时代青年,他们希望通过实地走访,让红色记忆更鲜活,让革命精神在青春血脉中流淌。
步入烈士陵园,高耸的烈士纪念碑首先映入眼帘,碑身“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实践队队员们整齐列队,向纪念碑敬献花篮,仔细整理缎带后,全体肃立默哀三分钟。默哀结束,队员们缓步绕行纪念碑,认真端详碑座上镌刻的革命故事。“站在纪念碑前,仿佛能听到当年战斗的号角,感受到先烈们不屈的斗志,这份精神力量让我们心潮澎湃。”队员在活动后说道。
在纪念馆内,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将大家的思绪拉回战火纷飞的年代。玻璃展柜中,泛黄的书信字迹虽已模糊,却承载着战士们对家人的思念与对革命的坚定信念;锈迹斑斑的步枪、带有划痕的手榴弹,见证着半塔保卫战的激烈与残酷。队员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用相机记录珍贵史料,一上午就拍摄了10余张照片。“这些实物比任何教科书都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我们有责任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传播出去。”队长感慨道。
为更全面挖掘红色史料,队员们兵分多路。一部分人在纪念馆内逐字逐句整理半塔保卫战相关史料;另一部分人深入村庄,走访当地村民与村干部。村民向队员们讲述烈士们当年参加游击队的经历:“那时候条件艰苦,战士们夏天穿单衣,冬天裹破棉,饿了就啃树皮、挖野菜,但没有一个人退缩。”这样的讲述让队员们深受触动,他们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
调研中,队员们发现当地红色资源丰富,但传播力度不足,青少年对本土革命历史了解有限。经分析,村民们普遍希望有更多通俗易懂的红色文化活动,青少年更倾向于互动性强的体验式学习。基于此,实践队结合专业知识,为红色资源活化助力。
带着收集到的红色故事和热忱,队员们在村里开展了“红色故事会”。他们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向多名村民尤其是青少年讲述半塔保卫战中的英雄事迹:年仅19岁就为掩护大部队撤退而牺牲的通信兵、带领群众支援前线的抗日母亲、宁死不屈的地下工作者……一个个故事让现场听众感动不已,不少孩子听得眼眶发红。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提问:“战士们怕不怕疼?”“他们想家了怎么办?”队员们耐心解答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队员说:“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传承红色基因责任重大,我们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实践活动接近尾声,队员们在烈士陵园举行简短总结会。大家分享收获与感悟,有人说真正理解了“初心使命”的含义,有人表示要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同学听,还有人立志从事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工作。“这次实践让我们在触摸历史中成长,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认知,更让红色火种在乡村传递。”队长王强在总结时说,“我们虽然离开了半塔,但传承红色基因的行动不会停止。”
此次半塔烈士陵园红色寻访活动,不仅让william威廉英国官网实践队队员们在革命旧址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更通过他们的努力为乡村红色文化传播注入青春活力。相信这些青春力量将带着在半塔收获的感动与责任继续前行,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撰写:雷景航 耿建康 董苗苗 审核:赵婷婷 二审:刘钢 三审:王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