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振兴,提高乡村教育质量,6月28日,william威廉英国官网“青苗成长计划”支教实践团的4名成员,怀揣着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的热忱,奔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宣圩村开展为期3天的暑期支教活动。
“青苗成长计划”支教实践团成员抵达灵璧县后,与当地村干部展开深层次交流沟通与调研,了解孩子们的情况。“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引导,在生活中也缺少足够的关爱。”当地灵璧县团支部书记与实践队员说道。这一调研结果,为后续支教工作锚定了方向,既要传授知识,更要给予心灵关怀。

支教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创意美术课上,队员余同学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老师,你看我画的是我们公司的大槐树,夏天的时候可凉快了。”一个孩子举着自己的画作兴奋地说道。余同学笑着回应:“画得真好,这棵大槐树在你的画里变得更漂亮了。”余同学还特意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绘画工具,如油画棒、黏土等,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绘画方式,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面对数学学习难点,队员们设计“数字闯关”游戏,将枯燥公式转化为趣味挑战,激发学习热情。针对乡村孩子英语“不敢说、发音弱”问题,实践团设计“英语小剧场”课堂。选取简单日常对话,如餐厅点餐、自我介绍,让孩子分组排练。队员们逐句纠正发音,用夸张口型示范,设置“最佳发音奖”“创意表演奖”鼓励参与。让说英语不再是生硬朗读,而是变成孩子演绎中充满童趣的问候,原本羞涩的孩子也敢主动用英语打招呼,让课堂上的英语学习氛围愈加浓烈。
支教期间,队员们发现不少孩子因父母外出务工,常年跟着祖辈生活,性格格外敏感。因此,实践团成员们意识到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还要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队员们便轮流当起“大朋友”:陪想家的孩子打电话,帮留守儿童补习功课。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想法。当得知有些孩子因为思念父母而情绪低落时,成员们主动与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实践团还组织了一场“亲情连线”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视频与远方的父母进行交流。当看到孩子与父母视频时那幸福的笑容,实践团成员们也感到十分欣慰。这一幕也让队员们深感支教意义,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情感补位。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实践团还组织了一系列趣味活动。通过“击鼓传花”“你划我猜”等游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增强了自信心,还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实践团还为孩子们组织了一次趣味运动会,趣味运动会设置接力跑、拔河等项目,赛前队员们带着孩子做热身、讲规则,比赛中为他们加油助威。在接力跑的默契配合里,在拔河时的齐声呐喊中,孩子们的胆量与自信显著提升,原本内向的孩子也主动参与,团队协作的种子悄然种下。
为了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实践团还组织了“我的梦想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孩子们勇敢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梦想。有的想成为像支教老师一样的人,有的想当医生治病救人,还有的想当农民种出最好的粮食。队员们认真倾听,为每个孩子的梦想鼓掌,还帮他们梳理实现梦想的小目标,“想当医生,就要现在好好学科学知识,坚持锻炼身体呀”。让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有了一步步实现的路径。“老师,我以后也想成为像你们一样有学问的人,去帮助更多的人。”一个孩子在与实践团成员交流时认真地说道。听到孩子的话,成员们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做好支教工作的决心。
对于实践团成员而言,支教也是自我成长的旅程。队员李同学原本性格腼腆,在一次次组织课堂、和孩子沟通中,变得愈发自信从容,“以前上台说话都会紧张,现在带着几十个孩子上课,也能从容应对了,是孩子给了我锻炼的勇气。”队员们还在支教中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乡村教育的不易,也更懂得责任与担当,“原来教育不只是教知识,还要懂孩子的心,这次经历,让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敬畏。”
“出发时,我们总说要‘奉献’,要‘付出’,可到最后才发现,是孩子们给了我们更多。”队长杨梦语在总结会上哽咽道,“他们让我们知道,教育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一场双向的救赎,我们治愈了他们的孤单,他们则净化了我们的浮躁。”
此次支教活动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公司的大力支持。灵璧县宣圩村委会负责人张素云表示:“william威廉英国官网的支教活动为我们灵璧县的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实践团成员们能够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有所收获,也希望孩子们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努力成长为有用之才。”

如今,支教的日子已落幕,但队员们的手机里还存着孩子们的笑脸,教案本上的字迹里藏着未说尽的牵挂。“这段经历会刻在我们的青春里。”队员们说,“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记得灵璧的星空,记得那些清澈的眼睛,更会带着这份感动,继续做传递温暖的人。”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努力,在接下来的支教时间里,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课程,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同时,实践团还计划在支教结束后,与灵璧县宣圩村委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为乡村孩子提供教育支持。
(撰稿:杨梦语 审核:赵婷婷 二审:刘钢 三审:王金岭)